薛氏家谱

家族资料

家族文化

三、郡望堂号 【堂号】"忠谏堂":汉朝时候,沛人薛广德为御史大夫,敢于直谏。元帝要做楼船供自己玩乐,广德脱帽子谏阻,如果元帝不听,他打算光着头向皇帝车轮上碰。结果皇帝采纳了他的谏议。 【郡望】 河东郡:秦初(公元前221年)置郡,治所在安邑县(今山西夏县西北)。此之薛氏,其开基始祖为魏时光禄大夫薛齐。 新蔡郡:晋时置郡。治所在今河南新蔡县。 沛 郡:汉高帝置郡,治所在今安徽濉溪县西北。东汉改为国。 高平郡:因泰始元年(公元205年)改山阳郡置郡,治所在昌邑(今山东巨野南)。南朝宋移治高平(今微山县西北),北齐移治任城(今济宁市),隋开皇初废。 四、家乘谱牒 江苏:毗陵薛氏沙雍公支谱四卷、葛坡薛氏宗谱十九卷首一卷、河东薛氏宗谱前集六卷新集五卷、薛氏前谱案证四卷 浙江:会稽薛氏族谱、松鳞薛氏宗谱十六卷、李村薛氏宗谱三卷、重修宁海市门薛氏大宗谱六卷首一卷 安徽:福星薛氏家谱二卷、薛氏宗谱二卷、 福建:赤石薛氏宗谱一卷 湖南:薛氏创修族谱十一卷首二卷、薛氏家乘五卷首一卷、薛氏 四修族谱 祥符里薛氏宗谱十八卷首一卷、五牧薛氏宗谱十二卷 五、历史名人 大任:周文王母,有挚国女。 薛仁贵:唐朝名将。农民出身,善骑射。太宗时,应募从军,屡立战功,后又率军大败九姓突厥于天山,军中有"将军三箭定天山"的赞歌。薛道衡:隋代名臣、著名诗人。其诗词藻华艳,多数边塞诗比较雄壮。《昔昔盐》中的"空梁落燕泥"句,为后人传诵。 薛 稷:唐朝大臣、书法家。善画人物、鸟兽,画鹤尤为生动,时称一绝。他的书法与欧阳询、虞世南、诸遂良并称"唐初四大家"。 薛 涛:唐朝女诗人。因家贫,沦为歌妓,善歌舞,工诗词。创制深红小笺写诗,人称"薛涛笺"。薛居正:宋代史学家,五代后唐进士。曾监修国史,开宝六年又监修《旧五代史》。 薛 丙:嘉庆时象棋名手,所编著的《心武残编》,是流传较早的一部民间局谱。

姓氏名望

名人概述

1999版《辞海》收录薛氏25例,《中国人名大辞典》


收录薛氏224例,《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收录285例。薛姓的历史名人战国时宋国有薛居州;汉代有隐士薛公,又有薛宣,郯人,长安令;隋代有著名文学家薛道衡;唐代有名将薛仁贵,龙门人,封平阳郡公,宰相薛元超,著名女诗人薛涛;宋代有宰相薛绍彭,又有薛居正,监修《五代史》;明代有薛王宣,河津人,理学家。

从西汉开始,薛氏历经三国、两晋、南北朝至唐千余年,长盛不衰,历代被封为王、公、侯爵的17人,县伯、子、男爵的5人,任朝廷文官宰相的3人,各部尚书、侍郎、御史的68人;武官任大将军的6人,任将军的9人;地方封疆大吏中任总管、节度使的15人,任州刺吏、郡太守的83人,任州、郡副职文武官员43人。其中著名人物有后魏镇南将军、河东康王薛安都;隋末西秦霸王薛举;唐初四大书画家之一的薛稷,唐右威大将军兼安东都护平阳郡公薛礼(又名薛仁贵),薛礼战胜九姓突厥于天山,军中有“将军三箭定天山之歌”,妇孺皆知。薛礼征东,曾路过枣庄开发区石沟营村,此村即是薛礼路过扎营之地。宋司空《五代史》监修薛居正,宋学者官至大理正的薛季宣;明医学家薛立斋;清总理衙门大臣薛焕,清出使英法比意四国大臣薛福成,清刑部尚书薛允升;当代教育家薛迅,政治家薛子正,艺术家薛觉先等人,都是影响较大的薛姓名人。

名门望族

1、江苏无锡河东薛氏


在民国期间,“一门四博士”为乡民津津乐道。薛光鄂、薛光琦、薛光钊、薛光钺四兄弟分别毕业于英国剑桥大学、美国哈佛大学和日本早稻田大学,回国后分别出任国民政府检察院首席检察官、教育部次长、中央大学教授、江苏省长公署参议。


新中国成立后,“两院四院士”又使这方故土流光溢彩。中国科学院院士薛暮桥、薛禹群,中国工程学院院士薛禹胜,在我国科技经济领域作出了重大贡献。更重要的是,这里走出了中国两位著名的经济学家孙冶芳、薛暮桥这对叔伯兄弟,被誉为经济学家的摇篮。


另外还有被誉为“国手神刀”的微雕工艺美术大师薛佛影,著名国画家秦古柳,著名医学专家薛邦祺,女性教育家薛正;有中国消防器材的创始人薛震祥,原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所长薛禹谷等。


据初步统计,二十世纪以来礼舍走出了120位各界精英,按境内人口计算:平均每30人中就走出一位副教授以上的专家学者,因而礼舍被称作“教授村”。


2、山西薛氏(河东汾阴)家族


山西河东汾阴薛氏,源于山东薛城,迁自巴蜀郡守;兴于北魏,盛于隋唐;五代式微,北宋再现;元明及清,仕宦接踵。天下望族,薛氏隆宗。北魏立河东郡姓,初唐列关中郡姓;盛唐为八大豪门,后裔乃皇亲国戚。入相者4人:薛元超、薛稷、薛纳、薛贻矩;封公爵者42人;任尚书及赠尚书者28人;授侍郎者29人;任大将及节度使、总督、太守、刺史、太守者200人;地方官员600人;唐宋进士及第者数百人。仅万荣薛氏唐宋进士47人,薛氏南祖薛推后裔薛令之是大唐福建第一位进士,开蛮闽文化之先河。其后裔迁徙温州的薛氏唐宋进士达112人。河东三凤,永嘉学派,正是这两支薛氏贤达名人所创造的文化辉煌。


汾阴薛氏家族文化的形成和演化经历了自溪仲车正文化、唐宋两朝,荣河薛氏进士及第名单:唐朝16名——薛播、薛稷、薛存诚、薛延老、薛处、薛彦辅、薛彦国、薛彦伟、薛彦云、薛縂、薛公达、薛庶、薛蒙、薛放、薛保逊、薛韪;宋朝2名:薛映、薛南。唐朝进士中,有七兄弟进士及第者;有祖孙三世进士及第者。

知名人物

薛举


河东汾阴(今山西省万荣)人,隋大业三年(公元617年)曾与其子仁果举兵,自称西秦霸王,据陇西之地,率众三十万,不久称帝,迁都天水。后其子继位,兵败降唐。


薛稷


蒲州汾阴人,唐朝大臣、书画家。曾官至太子太保、礼部尚书。善画人物、鸟兽,画鹤尤为生动,时称一绝,他的书法与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并称“唐初四大家”。


薛涛


字洪度(770-832),一作宏度,长安(今陕西省西安)人,唐代女诗人,姿容美艳,性敏慧,8岁能诗,洞晓音律,多才艺,声名倾动一时。父早亡,沦为歌妓。善歌舞、工诗词,曾创制深红小笺写诗,人称薛涛笺。明人辑有《薛涛诗》。


薛雪


字生白,吴县(今江苏省苏州)人,清代医学家,其医术与同郡叶天士齐名,各有心得,不相上下。他的主要著作有《医经原旨》6卷等。《湿热论》是他对湿热病探索研究的力作,具有真知灼见,全书不逾万言,但对于湿热病“感之轻重浅深,治之表里先后,条分缕析,深切详明”。他的《湿热论》与叶桂的《温热论》,可以说是阐发湿热、温热病的姊妹篇。


薛道衡


隋代诗人。字玄卿(540-609),河东汾阴(今山西省万荣)人。历仕北齐、北周。隋朝建立后,任内史侍郎,加开府仪同三司。炀帝时,出为番州刺史,改任司隶大夫。后为炀帝所杀。薛道衡少孤,好学。13岁时,作《国侨赞》,颇有思致,见者奇之。北齐武平年间,以主客郎接待南朝陈使者傅縡。赠诗五十韵,道衡和之,南北称美,当时著名文人魏收说:“傅縡所谓以蚓投鱼耳。”他和卢思道齐名,在隋代诗人中艺术成就最高。有集30卷,已佚。今存《薛司隶集》1卷。《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录存其诗20余首,《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录存其文8篇。事迹见《隋书》、《北史》本传。


薛大鼎


汾阴人,唐代良吏,曾担任沧州刺史,开通无棣渠直达大海,被誉为铛脚刺史。永徽中升任行荆大都督长史。


薛礼


(614-683年3月24日)字仁贵,绛州龙门(今山西省河津)人,唐朝名将,骁勇善战,善于骑射,道教传其为白虎星君下凡。他东征“白衣驰敌阵”,大败高丽;西征“三箭定天山”,镇住突厥。对巩固唐王朝的边疆有很大贡献。薛仁贵的故事广为民间流传,元代戏剧家张国宾写《薛仁贵衣锦还乡》杂剧。清代无名氏著有通俗小说《薛仁贵征东》(《唐薛家府传》)。


薛讷


唐朝名将、左武卫大将军薛仁贵之子;则天时为摄左武威卫将军、安东道经略,幽州镇守经略节度大使;节度使之名从薛讷始;玄宗时任薛讷左羽林军大将军。


薛钰


字温如,唐河中府宝鼎县人,中唐时代名吏。《新唐书·薛珏传》称其:刚严,晓法治。提出选择官吏时应:求良吏不可兼贵以文学,宜以圣君爱人之本为心。他死后,朝廷废朝一日,赠工部尚书。


薛居正


北宋史学家。字子平(912-981),浚仪(今河南省开封)人,五代后唐进士,后周时官至兵部侍郎,入宋位至司空,曾监修国史。开宝六年(973年)与卢多逊、扈蒙等撰修《旧五代史》毕,晋平章事。著有《文惠集》等。


薛绍彭


长安人,宋代书法家,工行草书,笔致精润遒丽,颇得晋唐人法度。与米芾齐名,世称“米薛”。


薛瑄


山西省河津人,明代著名学者、理学家,官拜礼部右侍郎,兼翰林院学士,入阁参豫机要。著有《读书录》、《从政名言》、《薛文清集》等。


薛淏文


明代女画家,名薛五,又字润娘,一作润卿,又字素卿,号雪素、素君,吴(江苏省苏州)人,万历(1573-1619)间金陵(今江苏省南京)名妓,生卒年不详。姿容艳雅,诗、书、琴、棋、箫俱精妙,而驰马走索、射弹等尤为绝技,以“女侠”自命。著有《南游草》诗集。


薛文潮


薛文潮,字长纲,号飞澄。清乾隆十八年(1753)九月生于福建省宁德市屏南县双溪村,父亲开豆腐店,为人勤谨,对子女管教有方。薛文潮有兄弟三人,他是老大,生得粗眉大眼,从小好动,尤喜使刀弄棒。乾隆五十一年,薛文潮被兵部选任宁德千总.乾隆五十二年,薛文潮因军功召署福州南台面岭千总,不久提升守备。乾隆五十三年,荷寇侵扰台湾高山、斗南、云林等地,此时,担任台湾中营守备的薛文潮立即调遣兵马,痛击侵略者。他身先士卒,英勇杀敌,寇贼溃败。


薛允升


清末律学家。字克猷,号云阶,陕西省西安人。清咸丰六年(1856年)进士,居官41年中,除出任外官和礼、工、兵部侍郎总计不过10余年外,其余30年均在刑部任职,官至刑部尚书。为官清廉,在晚清政治黑暗、衙风腐败的情况下,他主持刑部,有严格的衙规,对受贿卖法者从不宽容。执法如山,不媚权贵,甚至敢于冒犯慈禧太后。善于剖析疑难案件,任职期间平反了大量冤案,拯救无辜,为人称颂。著有《读例存疑》、《唐明律合编》。


薛福成


江苏省无锡人,清外交家、改良主义者,曾作《筹洋刍议》,主张维新变法。历任浙江宁绍台道、湖南按察使、驻英、法、比、意四国公使。称赞西方君主立宪,主张发展中国工商业,著有《庸全集十种》。


薛时雨


字慰农,一字澍生,晚号桑根老农。安徽全椒人。咸丰三年(1853年)进士。参李鸿章军幕,授杭州知府。兼督粮道,代行布政、按察两司事。著有《藤香馆集》,附词二种:《西湖橹唱》、《江舟欸乃》。罢官后,主讲崇文书院,从游者甚众。光绪七年(1881年),任全椒观察使,其时薛时雨主持重修醉翁亭,使其恢复原貌。


薛广德


西汉经学家。字长卿,沛郡相(今安徽濉溪西北)人。以鲁《诗》教授,彭城龚胜、武原龚舍并从之受学。宣帝时,萧望之荐其经行,为博士,参与石渠讲论。迁谏大夫、御史大夫,敢于直言谏诤。元帝欲御楼船,广德脱帽劝谏,欲以血污车轮,帝乃止。后辞官归里终。


薛丙


清嘉庆年间著名棋手,手橘隐居士,上海松江人,象棋名家,幼得名家何克昌指导,棋艺超群,著有排局《心武残编》,并增订童圣公原著《梅花泉》,两书被后世视为棋界经典,解放后有注释本出版。


薛岳


中国国民党军军将领。字伯陵。广东乐昌人。早年就读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曾任国民革命军第五军军长、第六路军总指挥、第一兵团总司令、第九战区司令长官、徐州“绥靖公署”主任、国民党政府参军长、广东省政府主席兼海南防卫总司令等职。


薛少卿


薛少卿(1910-1991),湖北省监利县人。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转入中国共产党。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


薛克忠


薛克忠(1914-1988),山西省洪洞县人。“九·一八”事变后,参加抗日义勇军,1934年参加学潮。1936年在高级师范学校毕业,在安泽县高级小学教书,参加牺盟会。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参加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1年晋为少将军衔。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荣获朝鲜二级国旗勋章、朝鲜二级自由独立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薛敬之(1435年—1508年),字显思,号思庵。他天生姿容秀美,美须髯,腹有7颗赤痣,左膊有一胎裏带来的“文”字,黑入肤裏。5岁即喜读书,不与同龄小孩玩耍,尊儒重道,乡人以道学呼之。宝塔高耸擎云天,三贤故里多俊贤。在临渭区官底镇下薛村,长眠著一位我国哲学史上著名的人物,他就是明代关学重要传人,史称“关西夫子”的薛敬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