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氏家谱

家族资料

家族文化

文昌帝君《阴骘文》

吾一十七世为士大夫身,未尝虐民酷吏。救人之难,济人之急;悯人之孤,容人之过。广行阴骘,上格苍穹。人能如我存心,天必赐汝以福。于是训于人曰:昔于公治狱,大兴驷马之门;窦氏济人,高折五枝之桂。救蚁,中状元之选,埋蛇,享宰相之荣。欲广福田,须凭心地。行时时之方便,作种种之阴功。利物利人,修善修福。正直代天行化,慈祥为国救民。存平等心,扩宽大量。忠主孝亲,敬兄信友。和睦夫妇,教训子孙。毋慢师长,毋侮圣言。或奉真朝斗,或拜佛念经。报答四恩,广行三教。谈道义而化奸顽,讲经史而晓愚昧。济急如济涸辙之鱼,救危如救密罗之雀。矜孤恤寡,敬老怜贫。举善荐贤,饶人责己。惜衣食,周道路之饥寒;施棺椁,免尸骸之暴露。造漏泽之仁园,兴启蒙之义塾。家富,提携亲友,岁饥,赈济邻朋。斗秤须要公平,不可轻出重入;奴仆待之宽恕,岂宜备责苛求。印造经文,创修寺院。舍药材以拯疾苦,施茶水以解渴烦。点夜灯以照行人,造河船以济人渡。或买物而放生,或持斋而戒杀。举步常看虫蚁,禁火莫烧山林。勿登山而网禽鸟、勿临水而毒鱼虾、勿宰耕牛、勿弃字纸、勿谋人之财产、勿妒人之技能、勿淫人之妻女、勿唆人之争讼、勿坏人之名利、勿破人之婚姻、勿因私仇而使人兄弟不和、勿因小利而使人父子不睦、勿倚权势而辱善良、勿恃富豪而欺穷困。依本分而致谦恭,守规矩而遵法度。谐和宗族,解释冤怨。善人则亲近之,助德行于身心;恶人则远避之,杜灾殃于眉睫。常须隐恶扬善,不可口是心非。恒记有益之语,罔谈非礼之言。剪碍道之荆榛,除当途之瓦石;修数百年崎岖之路,造千万年往来之桥。垂训以格人非,捐资以成人美。作事须循天理,出言要顺人心。见先哲于羹墙,慎独知于衾影。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永无恶曜加临,常有吉神拥护。近报则在自己,远报则在儿孙。百福骈臻,千祥云集,岂不从阴骘中得来者哉?

百 忍 歌

百忍歌,歌百忍;忍是大人之气量,忍是君子之根本;能忍夏不热,能忍冬不冷;能忍贫亦乐,能忍寿亦永;贵不忍则倾,富不忍则损;不忍小事变大事,不忍善事终成恨;父子不忍失慈孝,兄弟不忍失爱敬;朋友不忍失义气,夫妇不忍多争竞;刘伶败了名,只为酒不忍;陈灵灭了国,只为色不忍;石崇破了家,只为财不忍;项羽送了命,只为气不忍;如今犯罪人,都是不知忍;古来创业人,谁个不是忍;百忍歌,歌百忍;仁者忍人所难忍,智者忍人所不忍;思前想后忍之方,装聋作哑忍之准;忍者可以走天下,忍者可以结近邻;忍得淡泊可养神,忍得饥寒可立品;忍得勤苦有余积,忍得荒淫无疾病;忍得骨肉存人伦,忍得口腹全物命;忍得语言免是非,忍得争斗消仇憾;忍得人骂不回口,他的恶口自安靖;忍得人打不回手,他的毒手自没劲;须知忍让真君子,莫说忍让是愚蠢;忍时人只笑痴呆,忍过人自知修省;就是人笑也要忍,莫听人言便不忍;世间愚人笑的忍,上天神明重的忍;我若不是固要忍,人家不是更要忍;事来之时最要忍,事过之后又要忍;人生不怕百个忍,人生只怕一不忍;不忍百福皆雪消,一忍万祸皆灰烬 钱文忠教授讲:百忍歌是张氏老家规之说

宋.天 (1030) 年 修 江 西 武 宁 宗 谱 紫鹿张氏重修家谱老序

誊录于武宁宗谱

张本姬.出自挥公受姓以来,孝友仲乃其后裔。侯事晋为大夫,侯生老,老生君巫,君巫生暹,暹生骼,骼生抑朔及三卿分晋。张氏事韩,建学明农,练军和国,大有于韩焉。孙曰开地,开地生平,平生良,字子房,受黄石公兵书。始皇併国灭韩,良命力士操铁椎击之,误中副车,复仇未克。乃佐汉为三杰,任太傅,留文成侯,汉业既定,乃托以避退,有高风焉,生子二:长曰辟疆,年十五为侍中大夫;次不疑,嗣侯职,生典高,文帝时召为太守,典高生默,默生万年,万年生嵩,武帝时为左辅国,嵩生壮.讚.彭.睦.通,其后多也,功烈著,传至于唐,定为:安定.范阳.太原.南阳.墩煌.修武.上穀.沛国.梁国.平原.京兆.江陵等四十三望族。族中出宰相甚多。通公为清河刺史,即今之恩州也。

宁公实通公后裔,故以清河为郡。通生无妄.宣帝时任大理评事,无妄生里仁,里仁生大顺,大顺生子道陵.道宏,陵为天师,宏隐居不仕。宏生觉,觉生嗣,嗣生庖(匏),庖生湛,湛生起,起生文,文生璁,璁生谦,拜云骑校尉,谦生景淳,任苏州通判,景淳生材,材生矩,矩生瓒,瓒生元俊,任光州太守,后隐居贺兰山,生子辉,任黄门侍郎,辉生恂卿,任江州通判,吉州太守,恂卿生权,权生景,景生世英,世英生孟良,孟良生杰,杰生朴,唐玄宗天宝(742-756),登明经高第,任长沙尹,公元755年卒于官,因安史之乱不克,归葬,遂卜兆于其邑万寿村,子二:长安,字平叔,图近墓便祭,因就彼龙窟居焉,度地拓产,至今传为巨族;次宁,字康叔,由御史大夫升国子祭酒,与陆贽.韩愈相友善。而宰相卢杞不堪相位,上疏极言,因忤不协,恐堕计中,哀情请休,唐建中三年壬戌,公元782年弃官归隐。

遂驱车徙,至入紫鹿,有地曰:袁家坪。观其:广袤绵延,溪水深泽,雄峰耸峙,秀砂回环,恋青牛涧,乃击节而叹曰:是吾志也。便筑室于兹,为栖隐地焉,且为子孙久远之计。自青牛涧暨狮子望搂台,沿流两岸买山数十里,纳粮五百贯,复于青牛涧山中平为基,置书堂二十余间,延师以训六子,推广惠爱并及乡之俊秀,六子学成,俱第进士,事迹昭昭,此来武之由。

宁公来自德宗建中四(783),正寝于元和年间,佳城于书堂山口之琵琶峰,始娶聂氏生二子,长曰琼,次曰,德宗年继娶刘氏生四子,曰玿,曰瑗,曰璇,曰瓘。聂卒卜兆于狮子望楼台,刘卒卜兆于大林墓。功德愈深,食报愈远,厥后业广人繁,又于袁家坪东二里许,万斛坪广构门户,凡子姓所居,适当三水朝汇之冲,因名其地曰三溪,故无论迁徙远近,皆称三溪张氏。

乾宁三年,翰林院知制诰,宁公四世孙,张瑾归省后,修袁家坪祠宇,严家训,时祭祀,近地有祭田,有庄许人佃之,典祭福祀,庙貌依然,百世不改,诚盛事也。张氏家传旧教,尚齿让霜,糜耕桑课读之外无别业,故族多奇杰,衣冠则济济然,子弟则彬彬然,故称紫鹿张氏首屈一指,夫何愧哉!

乃者潭州广文张君讳清者,以家乘未修为念,盖恐宗法不明,世次讹谬,且代远年湮,后有修者或叹悼于挂漏无稽,否则蒙混莫辩。职是之故,大会族众,面谱之牒成工毕索予序次其巅末。展览之余,见籍中所图,张氏世次,人与家武源流,由张仲而上,世次绵衍行实无稽,无稽者略而不详,缺其所当缺也。由子房而下,历世班班可考,可考者详而不略,述其所当述也。支分派别徙迁不一,昭穆宗庶悉系以图详书传,纲举目张完籍也,信谱也。有谓非吾邑之大观也乎!因不辞固陋,序其历世传次,与夫荣显之迹,仲张氏子孙,观是牒者知其祖,若祖宗之德厚流长,本深木茂,有如是焉,至其修之之法,纪纲于前雁行,世次併列于后,无不归于至当恰好者,诸名公大夫之赞序屡矣,夫佑赘。

江西瑞昌武宁从唐.乾宁3(公元896)至民国36(公元1947),计1052年中修谱43次。

宗谱告竣,乐观厥成,赋诗二首,以纪一世之念

一:

瓜瓞绵西蜀,于今数百年。武宁来老谱,简阳续新篇。

派自三溪衍,源从一脉传。本支诚不易,不绝书香联。

其二:

世系传来数千年,轩辕启始到眼前。水流派别事恒有,树大枝分理当然。

况族齿繁难悉载,各家应宜自抄篇。宗谱成立垂千古,但愿后孙长发焉。

江西武宁字辈 :

挥公肇远绪 友吉炳成周 善颂钦君子 师臣作汉模

宗衍三溪秀 嗣昭六监图 必发崇有德 亿万世年符

遂宁府吏部天官张鹏翮谱序:

重修张氏族谱,大序木本水源之论,尽人与闻之,尽人讲解之,特未必能体认之也,家有塾党有庠,父兄日进,其子弟以卒恭师友之所督责,揣摩当在,敦行孝弟之事,乃或衣冠著望而骨肉伤心,礜起微嫌而仇深隐志,然后知重族谊而尚亲,匪仅诗书之泽也,其祖宗以忠厚创垂于前,必有其子孙以圣达承继于厚,而今日之子孙,亦异日之祖宗,弟祖宗未有不忠厚,而子孙不能尽圣达欲群焉,自受其类以不悖于先人,则莫若联其不甚相远之情,以众著于本源之地,使之常遇于目而儆于心,此族谱之设岂不重乎,余先世江西吉安府太和湖麻孝感藉也,始祖统总二先公,率领荣华富贵金玉满堂八大房,肇迁西蜀巴渝走马岗,在红巾反乱之时,历数代而瓜瓞绵远,子孙繁衍耕读既勤,名利渐盛,忽遭明未献贼反蜀,八房之先祖逃避黔蜀两省,或居遵义、桐梓、正安、仁怀、江津、合江、涪州、南川、蔡江、巴县、荣昌、大足、成都、内江、壁山、贵筑思南、遂宁、富顺。在八大房以下一二辈内外名氏俱存,族谱之中祥具悉也,迄今地遥人远,年永日久,各为士农工商,何暇通其往来,排行各更各房各改,愈远愈疏愈略,所以不知其名,不知其字,不知其人,不知其地,并不知其所作何业,又不知其所娶何氏,不更见其愈久而愈分,愈分而愈疏乎,余不忍一脉视如路人,于是自吾而上溯之,由祖考而高曾真至,赐姓受氏,源虽远矣,而根实从同,自吾而下推,由身以及子孙,越及瓜绵瓞衍派纵分矣。而心本合一,故从轩辕第五子发脉序及历朝显官先祖,直至张状元名张以诚,拔贡张风进士凰,始自江南淮安府清河县,所以为清河郡,迁于江西吉安府鹅掌大丘张家村,历居五辈,迁于湖广黄州府麻城县孝感乡,在楚住三辈而至户部尚书二祖:张总翰林院,长祖张统生五子,张总生三子,弟兄共生荣华富贵金玉满堂八大房,红巾反乱,二祖携八子入四川重庆府巴县走马岗落业,遇崇侦十四年以至十七年,接连数载献宗反乱不息,八房子孙逃避黔蜀两省各县落业,所以散乱使今无族谱以记之,凡等亲如泰越矣,故展仁孝之思,动本源之慕,概当领袖不辞劳苦心力,兼营固以幽明,共证河东挥汗,经寒暑落成芟苗秀,以遵本源至严也,序伦纪以次昭穆至明也,邱陵坟茔匹配录之详,必亦不忘扬祖德,必核其实纪祖功,必书其祥至公而至正也,由是分者合之,连者晰之,疏者亲之,薄者厚之,有大宗小宗,有远祖近祖,有亲房支派,有疏房支派,有早分支派,有迟分支派,不忘宗支,不灭脉派,不支不漏,编次井然,房房分别,支支注明,其房迁其省,其支迁其地,其祖迁其乡,其人入其县,一一分有,派派详明,使后之子孙知其何者亲,何者疏,何者其祖,分去何者,某支派使其亲敬,疏而遵之,远而睦之,近而和之,厚而爱之,珍而重之,如赤刀人训天球河图引之,勿替庶芁孰先孰后而尊卑不紊,相亲相睦而和顺成风,此诚考之前代而不谬质诸后世,而无疑于予心不大慰乎,吾愿后之子孙,有志续斯谱者,必然身而子子,儿孙昭穆相续,不漏不失,甚勿从喜其彩藻缤纷,炳炳烺烺之盛,而不谅其修谱之苦心也夫,是序。

吏部天官张鹏翮之子张万年谱序

夫谱何为而作也,原是系序昭穆宗庙祀别派分尊,祖亲隆一本,敬先代笃宗支敦本收族莫重于谱,存仁孝之心者,未有不于此汲汲也,张氏族谱自鹏翮公纂成大概,而细祥未全,余忧后世愈远愈分,愈疏愈荒,将来乱其本失其传爰,采辑旧稿集成卷帙,邀集家族议论,补族谱培修宗祠,人人乐助,个个匡扶,迎请梓匹四十余人,培祠两载,造谱三年,共修五载成功,用银壹万有余,祠谱两事,自我心之司,谓仁人孝子之用心,虽不足盖世,亦可以震动于全川,令二三人称扬于前,千万人亦赞美于后也,余谨按谱图从江南淮(吉)安府太和县鹅掌大丘张家村住居五辈,迁于湖广黄州府麻城孝感乡又住居三辈,至张统张总二先公之子共八房,因红兵反乱,二先公携八子入蜀重庆巴县走马岗落业,遇崇祯十四年至十七年,连年献忠洗蜀,干戈扰权,八房子孙逃避黔蜀两省各县落业,继而由川入黔,又有由黔入川,大分小分如星四散,或迁于远,或居于近,亲者亦疏,疏者亦亲,近十数年来,又有自川入黔,复有自黔入川,去来迁徙莫定,排行各取,尊卑莫分,问其根本,芜然无知,多有强词以对,或有对湖广全然无脉,顺口而谈,再问何县何里何甲何地,名之发籍,更问何祖何氏所生,几祖之脉派,更见茫然无知,难将巧言以答,不惟致笑于人,亦且羞辱于先祖,此时不考究其清楚,祥查其明白,将来祖者混而为子,子者混而为祖,则尊卑混淆,老幼紊乱,何以笃亲而敦孝悌,何以塑科甲而发富贵乎,余搜出根本,稽其由来,将始祖发派源流及前人科甲名位,井族中笃行贞节二循,我周祥有本有未支派,然余虽不孝子贤孙,亦不徒空生于世,虚负承先启后之名,可以无惭于已,亦可以无惭于人也,抑余更有说人情,闻一善言,见一善行,不胜感激思慕之情,况其先人芳名懿行乎,倘其后人披览之余,人人争濯,磨发奋于文章,磨陇于事业,媲美前哲,追踪先行,成礼让之家,阀阅之族,一本渊源,自然房房发达,支支显荣,人人称为大家君子,赞为书乡天下,推为望族,由此尊祖敬宗之效,敦本收族之感,方能显其吾家之根深枝茂,源远流长者乎,是序。此谱记:宁公孙郾过继与安公次子柬之

宗亲文博研究员为简阳《张氏宗谱》赋诗、题辞

赋诗一首

忠孝兴家邦,仁义协群伦,和谐共奋进,百业万代盛,

以人为根本,民胞物与心,三才放光彩,轩朗耀乾坤。

二、祖德宗风

1、颂八十世祖张良:

博浪椎击惊天下,是英雄男儿智勇本色;圯桥谦恭侍老人,无富贵子弟矜骄恶习。能刚能柔,故成王者之师。

帷幄运筹开汉业,显济时智者灵慧风采;功成隐退随赤松,笑萧韩等辈富贵迷梦。善进善退,是传世仙界人。

2、冯玉祥将军颂张良联:

豪杰今安在看青山不老紫柏长芳想那志士忠臣千古犹存凭吊所

神山古来稀设黄石重逢赤松再遇得此洞天福地一生愿作逍遥游

3、颂八十三世祖张汤:

张汤非酷吏,对王侯罪犯依律不询情,私家无积财,是汉代第一清官。虽遭政敌诬陷受屈,子孙相继,七代皆贵显。

翼德岂莾夫,摛蜀将严颜伪醉巧用计,刁斗铭书法,乃三国有数英杰。可笑流俗讹传失实,直声永在,千古动人心。

三、中华历史上张姓名人略举

中华历史上,张姓名贤多。虽非同支派,总是同属华夏张姓子孙繁衍的大河。起奇波,屹泰岳,楷模永存立标尺,新凤应比老凤多。

挥公始创弓网;子房功开汉业;仲景共尊医圣;子和医中怪杰;平子制浑天仪;侯风地动仪,兼擅诗赋,十年精思写二京;一行精天文历法造大衍,避拒权奸出家成华密始祖高僧。子房后裔道陵,弃官创道教,鹤鸣、青城留遗迹;紫岩哲嗣南轩,宋儒列四家,绵竹、衡阳昌理学;九龄、居正,唐、宋两代著名良相;世杰、煌言,宋、明末年殉国忠臣;敦友情,史赞元伯;重族谊,世称百忍;黄巾、乐行,农民起义大军;闻天、太雷,无产阶级革命大家;云逸、爱萍,新中国开国将军;若虚、水部,诗界才子;元千、孝祥,词坛精英;纨英姊妹,文名满天下;大千弟兄,画笔俱通神;云龙人物僧繇绝,清明上河择端鲜,脱帽狂草醉中仙;志新、露萍,女中英烈并特出;荫兰、默君,民主革命敢争先。

科技家、文艺家、政治家、军事家、哲学家,名将名相,忠臣义士,革命领袖,工商巨子。文耶!武耶!儒耶!释耶!道耶!数不完,说不尽历史人物中张姓男女精英。

、家训十联

1、务工勤学

就业必须务正,百种千行都可出状元,勿忘科学发展。

勤学方能化愚,亿万青年要有高成就,全赖刻苦钻研。

2、自主创新,开放改革

创新才有光明前途,因循守旧难有作为。创新必须自主,依赖思想永无出息,望儿孙都能成自主创新高手。

开放方能放眼世界,纳入胸中为我所用。开放为了改革,解除束缚力求先进,祝全族多奋起开放改革精英。

3、和谐发展

夫妇和谐,家族和谐,邻里和谐,民族和谐,天人和谐,造成最和谐世界。

工业发展,农业发展,商业发展,文化发展,百科发展,铸就大发展中华。

4、仁智与科技

仁智多与,仁智多能, 欲光门第须行善。

科技兴国,科技兴家, 要好儿孙常读书。

5、业正身心好

士农工商百业, 入一种正当行业成高手。

德智体美全好, 保四个良好身心过平安。

6、胆识与人品

有胆有识业必大。

无私无畏品自高。

7、长学深思

活到老,学到老,用时方觉知识少。

勤思虑,深思虑,事因有备得益多。

8、机遇与社会

机遇常常可相逢,抓得住,立得稳,全赖苦炼过硬本领,学实才真,莫存侥幸心理。

社会天天在前进,悟能早,行能先,皆由细探有关知识,虑远思深,方可从容奏效。

9、科学发展党指引

按照宇宙自然规律办事,施展才学,发展科学。

跟随党指引的道路迈步,复兴民族,振兴家族。

10、过去未来善恶心

欲问从前情,今日受者是;欲问今后情,现在作者是。眼前便可析解,何须问神佛术士。

做一件善事,心中常泰然;做一件坏事,心中常歉然。方寸自有分晓,即此判天堂地狱。

五、家训新辞

说仁说义,说礼说智,说信说忠,说恕说孝,说五伦,说八德,说文说武,说三不朽,说佛说道,说孔说孟,说杨说墨,说孙说吴,各有精粹堪深研。且先说我张家第一唯物主义哲学家横渠先生六项要求、四个方面,并结合当今马列主义,包罗全面,提出本姓家训共同遵循:

1、凡人民都是我们的同胞兄弟姊妹,凡世界的万物都是我们的好朋友;要相亲相爱,相助相成,和谐共进。

2、要“为天地立心”,即是遵循天地间一切自然的、社会的客观科学发展规律,促成良性的与时加速前进。

3、要以人为本,为人类趟一条安身立命之路,推动各种文明,达到理想的境界。

4、在古今圣哲(包括马、恩、孔、孟、毛、邓、江、胡……)开创的基础上,努力自主创新,为万代儿孙建立幸福的基业。

各人的秉赋不同,地位不同,机遇不同;或为小丘、或为大山;或为溪流、或为江海;或为砖瓦、或为栋梁;或为小青瓦房、草房、或为摩天大厦、苏式园林,不强求相同,但旨()趣、趋向应一致,各尽其力,天生我才,必有正用,贵在立志。取法乎上,诚、毅、光明正大。

六、立身挌言(修订《菜根谈》文

操成时,要有真宰;无真宰,则遇事便倒,何以植顶天立地之砥柱?应对时,要有圆机;无圆机,则触物有碍,何以成旋乾坤之经纶?胆欲大,谨小慎微是守旧之夫;心欲细,粗枝大叶招不测之祸。做学问,要多疑,善分析与综合,然后能循清新条理。入奥探奇,有作为,要踏实,善实践与总结,然后方能据经验教训,获真得英。研科技,要敢于创新,不创新而拾人唾余,甘牛后,何能以世界第一作贡献。保身体,首重会养气,不养气而矜夸炼气,饱肥鲜,何能以拾本逐末求得延年?努力开拓、发展,始可报家、国对己此身之培养;切实遵德、守法,庶几保终生无愧作之完人。为善乐,助人乐,胸内天地宽;忍受益,谦受益,进退空间多。万恶淫为首,百行孝当先。士君子涉世,于人不可轻为喜怒,轻喜怒,则心腹、肝胆,皆为人所窥;于物不可重为爱憎,重爱憎,则意气、精神,悉为物所制。失不馁,退步自宽,冷静思良策;胜不骄,再进追求,积极消差距。才高更要虚心,集思广益,兼防背后射影之虫;智巧需合诚挚,仁者多与,无愧群众照魂之镜。心体澄澈,常在明月清泉之中,则自然思路常清,谋必有得;意气平和,常在丽日光天之下,则自然吉祥常在。

四百余字格言,留启后昆。凡我张氏子孙,永宝常行,以兴国族,以振家声。

拙翁、文博研究员张诚毅

注:张诚毅老前辈,是四川大学的文博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