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支系
纪氏族谱原序
常思,垂永久而不敝,历万古而如见者,莫如志与谱,故天下邦国之事,皆赖志以传,而闾里乡堂,恒藉谱以著即。
圣天子采风问俗,未常不据斯志斯谱,以验风俗之淳薄,以征人数之多寡也。
溯吾族之谱,自三弟祖,生凤、鹏、昆、鹤四公,均系三楚永州府祁阳县上祁阳乡,三十二都河湖二王祠下,望江山人氏,源于康熙五十一年壬辰,弃楚入西蜀重庆府合州老鸦庙双石坝,居业立户。吾昆祖于此,及生尚、成、祥、荣、贵五公,于雍正八年庚戌,迁移本蜀垫邑北里盛家河创业立户,英贤奇出,代有伟人,载传旧牒。祖宗之源流,子孙之等级,列昭穆以分支派,序尊卑以定先后,但一展卷如睹,祖宗于旖墙识,家乘于步超,则谱之光前而裕后者,诚大矣哉,然不有以稽之。谁为昭,谁为穆,思敬宗而不得:孰为尊,孰为卑,欲收族而无由。今幸蒙天地之覆载,荷祖宗之默佑,人文蔚起,乃知木有本,水有源,不谱之淹没无传,而使后嗣之无据耶。言念及此,则谱之必修不可缓也,时值道光壬辰,余特细心采访,握笔详载,前人旧牒渺矣,不敢冒加一字之褒,后人世系存焉,岂忍削丝毫之贬,不敢忘本。俾后世子孙以垂仁敬之深恩,有继往开来之大计,亦如朝史国志,永传奕祀于不赞矣。辑编告竣,特撰一叙,以使后之贤者,复启以是为序。
道光十二年壬辰正月上浣,良叔撰录
前言
树有根,水有源,树无根则朽,水无源则枯。为使纪氏家族追根溯源,继承传统美德,世代发扬光大,促进中华民族繁荣昌盛。根据族人的要求,及1997年4月5日于复兴纪家拱桥九柱湾召开的族会精神,本着自愿的原则和维护法律法规,促进民族统一、团结,加强两个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特清理编印《纪氏族谱》。
纪氏源于唐虞皋陶(传说中东夷族的领袖,曾被舜帝任命为掌管刑法的官)之系,历经夏商至周世,封侯爵,住都城,以纪为姓,流传汉晋……太高祖三弟及子奇凤、奇鹏、奇昆、奇鹤四公,均系湖广永州府祁阳县上祁阳乡三十二都河湖二王祠下,望江山人氏。于康熙五十一年(公元一七一二年)迁入重庆府合州老鸦庙双石坝立户。至雍正八年(公元一七三0年),又迁移垫江北六甲盛家河老湾(今复兴纪家拱桥老湾),后大房奇凤公迁垫江北五甲(今永安白山),四房奇鹤公迁移垫江北七甲(今玉皇观鸡公嘴)立户创业,繁衍后代。至今从“三”字辈计起,相传十三代。其子孙遍及全国,英贤辈出,促使纪氏自豪。
遵循我族宗旨,历代字派,一代一字,依次取名,长幼有序,愿族人恪守祖训,尊老爱幼,团结互助,保家卫国,建功立业,使我族更加发展壮大,人才辈出。
由于数百岁月,资料残缺,人力、财力、物力不济,水平有限,时间仓促,错误所在,请本族成员批评指正,本书不够完善,仅供参考。
公元一九九八年四月 五斗